基于事实存在论的新闻意识

无敌椰子 新闻 2024-11-19 9 0

基于事实存在论的新闻意识

  出自原初事实的新闻事实

  以上论证说明,事实的存在同新闻虽然是两回事,但新闻事实仍是客观存在,不是记者的主观意念。金岳霖先生则认为,“事实是一种混合物,它是意念与所与的混合物,我们既可以说它是套上意念的所与,也可以说是填入所与的意念”。彭漪涟在《事实论》中也有过类似的说法:“事实乃是对呈现于感官之前的事物或现象的某种实际情况的一种断定或陈述。”把这种观点移植到新闻领域,就把事实与记者对事实的理解或再现混为一谈。金岳霖和彭漪涟谈的是经验事实,即记者置身体验的事实,已经打上观察者的思想烙印。有的学者根据金岳霖和彭漪涟的论断,认为新闻事实是主观化了的存在,与原初事实具有根本区别。实际上,新闻尽管不是纯粹的事实,但它的事实内容同原初事实的存在必须一致,否则就打开了虚构和造假的大门。

  事实未被记者所知,或者编辑没有对其加工,自然不带媒体观念,属于原初事实。当它被记者采访、选择和写成、录制为新闻,就成为新闻事实。即使如此,仍应视其为记者意识之外的对象,这正是新闻事实的客观特征。对媒体而言,客观发生的一切事实都是原初事实,即不以媒体的意愿而修正的事件或事物,因为记者无法干预它们的存在,只能对其报道或不报道,或在表现形式上做些加工。所有原初事实都是记者知道或不知道的事实,却不是记者体验过的事实。从哲学上看,原初事实就是客观世界,媒体永远无法否认和拒绝它的存在,一切新闻事实都是从原初事实脱胎而来。因此科学、准确的新闻事实同样是一种客观存在,同原初事实的区别只是量的多少不同,并没有改变原初事实的性质与属性。许多论著认为新闻事实是记者的经验事实,作为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添加了一些原初事实没有的东西,这样,新闻事实也就被唯心化了。概括地说,新闻事实同客观事实之间的差别:其一,一个在新闻之内,被记者所陈述或记录;一个在新闻之外,不以记者的存在而存在。其二,新闻事实被剪裁为“某个方面”或“某个角度”,对事实的这种加工符合客观事件真相,让受众获得存在的重要事实,体现出新闻的实在性。可见,新闻事实尽管不完全等于原初事实,只要是对原初事实真实的复制,仍然是原初事实存在的确切反映。其三,原初事实本身不能显露本身的意义,除非事实中包含新闻人物的思想宣示。因此,多数新闻事实要表达意义,需要记者借助事实选择或直接阐释,把事实同人们的利害再现出来,让受众知道这一事实对己有利还是有害,或对哪些人有好处或坏处,以及对社会发展有何作用,这就是新闻事实的意义。显然,新闻事实比原初事实多出来的东西,没有造成事实的失真,只是加进了记者的词语释义。

  记者对事实意义的暗示通过突出事实的某个角度与某些细节来显露,这些事实的角度及细节恰恰是事实本身固有的倾向,并没有改变事实。某些媒体掩盖、回避或不愿报道事实固有的倾向,即事实的某种利害,正是杜撰虚假新闻的一种手法。客观事实的存在同社会既有本质联系,也有非本质联系;既有必然联系,也有偶然联系;既有真实联系,也有虚假联系。只选择部分联系、特别是非本质联系的新闻事实,已经悖逆原初事实和新闻事实的存在,新闻的真实被悄悄地剔除了。

  新闻报道的伟大目的,是让人们真实地认识客观世界,促进人类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无论新闻事实或意见都不应加进原初事实没有的东西,全面再现事实的存在,事实才能真正的“说话”。正如已故的新华社资深记者李普所言:“你只报道事实,这很好。但你报道的事实本身就在说话,就在发表意见。有一句名言:‘事实胜于雄辩’,这句话是对的。任何真理都不是抽象的,都总是针对一个具体的事物,一般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普遍的东西存在于个别的东西之中。所以,一般说来,每个事实本身都在说话,你让它不说是不可能的。你报道这个事实,它说这个话;你报道那个事实,它说那个话。同一个事实,你正确地认识了,正确地反映了,它说的是正话、是真理;你把它歪曲认识了,歪曲地反映了,它说的是歪话、是歪理、是谬误。”媒体上大量事实都在说话,关键是媒体是否让它“说话”、让它说什么话,并把它选择进或驱除出新闻事实。离开事实存在的属性新闻就可能说出鬼话、狂话或谬话,新闻报道就有了欺骗性。

  3

  新闻意识对事实性质的悟性

  在重要、复杂的事件中,不同事实及其角度有不同的寓意,往往会引起记者的不同思考,构成不同向度的新闻。有经验的记者一旦发现和接触重要事实,立刻意识到它的独特意义,选择和剪裁体现这种意义的事实或角度推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新闻,表现出卓越的新闻意识。这种新闻意识过去被称为新闻敏感,但它不是对事实价值的迅速判断,而是对事实性质反映社会趋势的悟性,深知事实在社会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事实本性是指事实同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利害关系,使受众产生好感或坏感,增强受众的某种信仰和信念。记者善于从事实的性质切入,准确把握事实的社会作用,显露出敏锐而强烈的新闻意识。40多年来,中国取得的重大经济与科技成就,对中国和世界人民有利,壮大了世界和平发展的力量,使妄想统治世界、图谋控制其他国家的霸权主义势力感到恐慌,从属于它们的媒体不断发出忧虑和惊恐的报道。因为它们对中国崛起的事实性质发生错觉,产生的新闻意识也就大相径庭。几乎所有政治新闻都是媒体新闻意识的再现,这种新闻意识如果不是来自对事实本性的正确判断,背离事实的客观存在,就会发出错误的报道。记者对事实本性的把握,不是歪曲或改变事实的存在,而是要认知和再现事实的原貌及其意义。

  作为党与人民喉舌的我国主流媒体,对频繁发生或长期存在的事实要有灵敏的政治嗅觉,从正确判断事实的性质来确定新闻与社会发展、同人民利益的关系。在这种新闻意识的引导下,记者以高度的理论自觉报道和宣传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明确回答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记者要及时抓住和报道改革开放的最新举措和实效显著的事实,总结和发扬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政策、经验和成就;记者重视选择和报道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重大事实,引导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并促进管理方式与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记者要走访城乡的先进和落后社区,反映和分析增进民生福祉、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事例,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确保人民的生活权益;记者要坚定地揭露道德败坏、官员腐败的事实,为净化社会风气、党风和民风筑起舆论监督的长城;记者要深入各地搜集和报道生态文明建设的事实,引导干部群众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记者要善于透视国际形势,抓取有关国际冲突、世界和平、国家安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事实,推动各国人民的团结合作、共同发展、抵制和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随时关注以上这些事实的存在,全面揭示这类事实的现状与发展方向,是我国主流媒体应有的新闻意识。

  尊重事实的本性,把好事当作好事报道,把坏事当作坏事报道,让受众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是非利害,是媒体反映现实生活的立足点。有些国家的媒体硬把好事说成坏事,或把坏事说成好事,远离事实性质的许多报道,表现出荒谬的新闻意识。好的媒体无论好事还是坏事都如实陈述,让受众正确认识事实的利害及趋势,这也是用事实说话的基本法则。如果新闻的设计感太强,新闻话语不是冷冰冰就是热辣辣,对客观事理扭曲或放大,正是背离事实性质的表现。新闻记者不考察事实的本性,喜欢设置悬念、惊怵或色迷,以心驰神往为新闻意识,新闻媒体就要陷入荒诞不经的窘境。“传统新闻学为何会‘败给’流量标题党?‘悬疑体’‘重磅体’‘刚刚体’兴起的本质原因是什么……过去的形式主要是煽情,现在变成了设置悬念。这种手法过去只存在于自媒体,现在主流媒体的一些文章也出现了这种趋势。”媒体无视事实的性质,以受众喜闻乐见、酣嬉淋漓为新闻意识,把新闻的社会使命抛掷一边,散布的只能是荒谬绝伦的悬念或疑团。新闻报道符合事实的性质,展示社会的真实图景,政府与人民才能形成改造社会和自然的力量。无论记者喜欢不喜欢,事实只有得到完整、准确的再现,才能让受众看清生活与世界的趋势,明确自己的前进方向。

  4

  新闻事实滋生的媒介理念

  所有事实都是真实的存在,凡是虚假的就不叫“事实”。猜测或谣言只能是某些人的主观臆断。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在世界被经验到的存在者那里,这种存在者的本真的存在是由这样一些东西构成的——关于这种东西我们可以指出的是,它具有始终存留的性质。”“本真地存在着的是持久留存的东西。”真正的新闻事实无疑是客观发生的,以真实为基础,能够满足受众欲知的需要,否则新闻就不能成立。在绝对意义上,新闻事实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的事实,经过记者的取舍和组合,无形中渗入媒介的理念,重大新闻还显露出记者不同程度的立场,但它的前提是“本真的存在”。媒体对新闻事实的建构符合事实的存在,是正确的新闻意识,长期贯彻这一新闻原则,形成了媒介尊重事实、秉笔直书的理念。

  曾经被广泛吹捧的“策划新闻”这玩艺儿,设计没有或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制造种种“假事实”,把新闻脱离事实的存在视为儿戏。美国公关界一度大肆倡导新闻策划,在版面或荧屏上推销“假事件”,用以推销形象或产品。近几年却显著式微,这类虚幻的新闻意识今天很少有记者和新闻学者谈论它。除策划新闻之外,传播主观设计的政治事件在西方新闻界一直很流行,只不过近几年西方新闻学者们也改变了腔调。北欧的新闻学者在《2023年新闻学的年度报告及其证据》一文中认为,“随着基于规则的世界秩序的倒退,事实与谎言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我们需要优秀的新闻报道来帮助区分事实和谎言,追究当权者的责任,揭露社会不公正和侵犯人权的驱动因素。与此同时,我们绝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好的新闻报道在不同背景下有不同的含义:除了推动高层次的社会变革外,无论是采取建设性的方式报道气候变化,为加沙的女记者提供安全的工作空间,还是社区广播节目改善粮食安全,好的新闻报道可以创造微小但至关重要的变化,真正改变人们的生活。”驱除谎言,传播建设性的新闻事实,能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好处,正在成为一些正直的西方新闻学者的媒介理念。

  事实的存在和新闻的存在尽管是两回事,但新闻一定要符合事实的存在,不能阉割有益事实的细节及其意义。由于记者按照某种理念把相关事实连缀起来,有意识地展示给受众,使重要新闻成为意识形态作品。苏联时期的新闻学者尤·科尔洛夫认为:“作为新闻核心的基本事实不能只靠它本身来说话,它应当有一定的背景,应当有别的补充事实来说明主要事件,指明其意义。新闻工作者的艺术就在于找到这种背景,善于深思熟虑地处理这一切。要不然,新闻就不可避免地失掉严整性,次要的成分就会遮住主要的成分,最后整个材料将失去思想上的明确方向。”把同一个新闻事实放在不同事实的关联中,可能是合情合理的,也可能迷惑视听,只有把新闻事实精确地放在客观必然发生的时空中,新闻事实的整体才是真实的。所以新闻的存在包括存在于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和事件的发展过程,而不是单纯追求某种意义。媒体为了说明客观事实发展的必然性,把新闻事实纳入早已存在的若干事实中,无疑会增强新闻的说服力。新闻事实缺少历史事实的伴随,新闻意义的实在性也就陷入残缺,对受众的感染力将十分脆弱。媒介的这种理念尽管早就注入西方有经验的记者头脑,但西方当权者的主张却是,媒体始终应当站在执政者的一边掩盖不利的事实,用谣言攻击他们的对手。

  新闻信息对人类意识大规模地冲击表明,新闻已成为控制、操纵社会意识的一种力量,人们没有理由也无法回绝它的思想冲击力。新闻让人们认识自己面对的世界,利用它来解释现实社会的是非,观察和判定世界的好坏善恶。外国许多自然科学家、社会学家和新闻学家公认,新闻是立足于事实的上层建筑,成为认识社会的精准工具。40年前,由世界各国政界、财界、学术界一百位知名人士组成的罗马俱乐部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目前,电台、电视台和报刊把所有新闻送到每人手里;电话、电报、电传和航线遍及世界;卫星不断观察着地球,记者可以赤裸裸地报道所有使人感兴趣的新闻。在这种时代中,上述的联络网和机构的用处还有待证实。当然,这些上层建筑能够刺激那些喜欢耀武扬威、虚张声势、夸夸其谈,喜欢窃笑、蜜语和武侠小说的公众兴趣,但更多是为领导阶层的利益服务。”日本新闻学者和田祥一在分析资本主义报道时,毅然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言论报道活动中,是通过把‘偶然发生的事情’变成‘事件’的无意识性和资产阶级的假设这二者的结合,制造出了意识形态性。”突然发生的重要事件本身,可能具有意识倾向,也可能没有意识倾向,具有阶级立场的媒体对其作出设计,事实就披上了意识形态的外衣。这种新闻意识尽管缺乏科学性,在西方新闻界却大为流行,大量西方媒体利用刚刚发生的事实制造舆论,宣扬自己的民主与自由。稍微了解西方社会的人确信,这种新闻理念基于对事实的曲解,无视民主与自由是否属于人民,完全是西方阶级两极分化的媒介理念。

  新闻源自存在的事实,但它不是像铁路、车辆、轮船那种没有意识的载体,更不是各种电子通信导体那类信息介质。新闻本身是一种意识活动,以源源不断的事实反映世界本质,并以简短精辟的言论解释这种本质,使媒体理念打上社会意识的烙印。媒体上每天发生的新事件、新观念构成人类社会广泛的精神活动,使新闻报道输送的信息和思想强度超过任何意识形式。新闻的思想洪流占据人们的广阔思想空间,左右人们对世界的看法,每时每刻都在反映社会存在,同时也在反映人们的思想存在。电视、网络及智能媒体的“魔怪”的出现,丰富了新闻的表现力,给人类认识整个世界和自身的变化提供了有声有色的舞台。在新闻事实的裹挟下,记者迅速认识世界的最新变动,感悟人类社会的进程,事实的存在转化为媒介的正确理念更为顺畅。这种转化无一不来自生活实际,又深受各国新闻政策的钳制,只有符合事实的存在与本性的媒介理念才能赢得更广泛的受众。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刘建明.基于事实存在论的新闻意识[J].新闻爱好者,2024(10):9-12.

  原文刊登于《新闻爱好者》2024年10期(总第562期)

  详见《新闻爱好者》2024年第10期杂志、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龙源期刊网、重庆维普等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116966715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