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9月25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李明珠)美國總統拜登9月25日起主持第2屆美國—太平洋島國峰會,就在會議前夕,瓦努阿圖總理和所羅門群島總理接連表示缺席會議。受訪學者表示,美國與太平洋島國發展關係的動機不純,其拉攏太平洋島國對抗中國的圖謀必然失敗。
本次峰會在華盛頓召開,為期3日。期間美國將宣佈首次正式外交承認庫克群島和紐埃,承諾為基礎設施提供新資金,包括通過海底電纜改善互聯網連接。據美國媒體引述美國官員表示,這次峰會是在履行拜登的承諾,將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承諾和參與提升到新水平。該官員直言,“中國在包括該地區在內的影響力,一直是要求我們保持戰略重點的因素。”
圖為:拜登 圖源:新華社
去年9月,首屆美國—太平洋島國峰會在華盛頓舉行,拜登政府承諾幫助太平洋島國抵禦中國的“經濟脅迫”,宣佈為太平洋島國提供超過8.1億美元的額外援助資金。在第二屆峰會召開前夕,太平洋島國論壇秘書長普納喊話美國,希望“成果能轉化為具體行動”。
華東師範大學亞太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弘教授25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從第一屆峰會以來,美國按照自己的霸權戰略不斷推進在太平洋的佈局,包括重啟大使館、簽署海岸警衛隊相關協議等,但給太平洋島國帶來的好處乏善可陳,不能視為雙方關係的進展,美國傲慢的霸權思維仍未改變。
峰會召開前夕,瓦努阿圖總理薩托表示將不會出席峰會,原因是政府所有議員都需要在25日進行不信任投票缺席。隨後,所羅門群島總理索加瓦雷也宣佈因“國內問題”缺席峰會。美國對此感到失望,有輿論指索加瓦雷的決定讓峰會遭受挫折。
陳弘指出,美國發展與太平洋島國關係的動機不純,本質是想將其變成反華戰略的工具,這決定了美國的政策並非針對雙方關係發展,而是單級霸權。儘管美國計劃為太平洋島國提供超過8.1億美元的額外援助資金,但更多的是用於制度發展而非基建等,口惠而實不至。而中國與太平洋島國互惠互利,部分太平洋島國領導人看得很清楚,兩位總理的缺席已經很說明問題。
“兩位總理以符合外交禮儀的理由缺席會議,某種程度上展示出對於美國霸權行為的反感。”陳弘續指,兩次峰會都有一個共同點,即美國將太平洋島國領導人召喚到華盛頓參與會議,完全無視他們的時間表,這也反映出美國以自我為中心,對太平洋島國指手畫腳,低估了島國領導人的政治智慧。隨著美國逐漸暴露出打著援助旗號、實則將太平洋地區打造成反華基地的政治目標,也將有更多太平洋島國領導人展現出對美國的不滿。
美國近年來極力拉攏太平洋島國。今年2月美國重開關閉30年的駐所羅門群島大使館,5月在湯加開設新大使館。美國還和巴布亞新幾內亞簽署了雙邊防務合作協議。
陳弘指出,美國長期以來嚴重忽視太平洋島國,甚至一度將其當作核武器試驗場。隨著中國與太平洋島國不斷發展,美國戰略焦慮,將視線重新投向南太地區,意圖與中國一決高下。目前,美國與部分島國簽署安全協議,公然軍事化,侵犯當地島國的主權。
對於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部署,陳弘指出,太平洋島國的對外政策是“和所有的國家交朋友,不和任何國家為敵”,這很符合他們的國家利益。美國現在逼迫他們站隊甚至加入反華行列,從本質上違背這些國家的國情。無論美國和太平洋島國召開多少次峰會,美國拉攏、脅迫和利誘他們對抗中國的圖謀必然失敗。(完)